新文化訊(記者 黃艷麗) 為迎接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大力宣傳普及著作權法,提高社會公眾的版權意識,近日,省版權局下發通知,啟動全省“版權宣傳周”活動,組織全省各級版權管理部門開展系列主題宣傳。
從4月中旬開始,全省各地版權管理部門開展了針對省內出版物復制、發行企業的集中執法檢查,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4月20日,省版權局與吉林省新聞出版與影視廣播文化創意創作產業園區共同設立的版權服務工作站舉行揭牌儀式,今后將為園區內的企業開展版權咨詢、業務培訓、作品登記、合同審核備案、項目論證、糾紛調解等服務工作。這也是我省首個版權服務工作站。
此外,省版權局在相關版權產業園區、版權企事業單位開展作品集中登記、版權知識培訓等活動,進一步提高版權保護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近年來,我省版權保護水平不斷提高,版權事業進入加速發展期。版權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全省各級版權執法機關持續開展各類專項執法和集中治理,連續12年開展了打擊互聯網領域侵權盜版“劍網”行動,查處了一批版權侵權案件,建立了完善的執法監管體系,對侵權盜版行為形成有效震懾。在加強版權保護的同時,不斷提高版權社會化服務水平,推動版權產業快速發展。省版權局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和改進版權作品自愿登記工作,為廣大著作權人提供優質、快捷服務,版權作品登記數量逐年提升,各類版權作品年平均登記量超過2000件。圖書版權貿易發展態勢良好,版權輸出數量逐年增加,不斷與引進數量持平,版權貿易逆差不斷縮小。
據省版權局外版圖書合同備案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省引進圖書版權182種,同年輸出圖書版權80種,引進和輸出比為2.3∶1。2016年,我省引進圖書版權145種,輸出版權133種,比例提升到1.1∶1,圖書版權貿易逆差已經基本拉平。此外,省版權局組織開展的版權示范園區創建活動取得積極成效,通過市場主體版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傳統版權企業的發展,培育了剪紙、松花石硯、農民畫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